在遼寧沈陽,一位70多歲老人有一個心愿。老人名叫張桂萍,但是這個名字,卻在她30多歲時給弄丟了,為了找回自己的名字,這么多年來她和老伴沒少折騰,一直也沒有結果。這個從出生開始就跟著自己的名字為什么會丟呢?這丟了的名字還能再找回來嗎?
2023年11月,沈陽市公安局和平分局長白派出所內,來了一位老大爺,他來到辦理戶籍業(yè)務的窗口前,用東北人特有的幽默,和民警講述了困擾自己家庭近40年的難題。
老大爺名叫張繼春,他的妻子叫作張桂萍,兩人都已經70多歲了,是土生土長的長白鄉(xiāng)本地人。妻子丟了只是張大爺?shù)囊痪渫嫘υ?,他來這里的真正訴求,是想找回妻子在40年前使用過的名字,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切還要從20世紀80年代說起。
張桂萍丈夫張繼春:她的原名兒叫弓長張,桂樹的“桂”,萍水相逢的“萍”這三個字組成的,拿到手的身份證上,卻把最后的萍水相逢的“萍”改成了屏幕的“屏”。
據(jù)張大爺回憶,當時鄉(xiāng)里面組織為村民集中辦證,填寫信息都是手寫的,或許是在抄寫時出現(xiàn)了差錯,到手的身份證上,妻子名字寫錯了,當時他們覺得,雖然字錯了,但是讀音相同,也就沒有太在意。
一字之差錯用幾十年
老人為何突然想找回?
在20世紀80年代,張桂萍老人日常生活基本就是務農,那時候身份證不常用,所以也就將錯就錯了。頂著這個錯誤的名字,就這樣生活了大半輩子。那么是什么原因,讓已經70多歲的兩位老人,如今又如此迫切地想要找回之前的那個名字呢?
在長白派出所的戶籍窗口,民警孫萌萌接待了張大爺,并了解到他這次來的訴求,就是想要添加妻子曾經使用的名字“張桂萍”為曾用名。
對于添加曾用名,遼寧省戶口申報事項證明材料工作手冊中有著明確的規(guī)定:辦理添加曾用名需要提供本人曾經在公安機關登記使用過的姓名原始戶籍檔案材料或原戶籍地公安機關戶籍證明。
沈陽市公安局和平分局長白派出所民警孫萌萌:如果想添加重名,我們得找到依據(jù),公安機關使用過這個名字的歷史檔案,或者是原公安機關當時出具有關于這個名字的戶籍證明,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你得用過這個名字,并且留有痕跡。
在之前辦理添加曾用名的業(yè)務時,張大爺就卡在了提供證明這一步,因為年代久遠,他沒能找到有效的證明材料,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孫萌萌了解到,張大爺之前還嘗試過用其他方式解決這個困擾他們家多年的難題,那是在2009年,因為產權糾紛,張大爺作為原告和一家企業(yè)對簿公堂,因為名字不同,這場官司差點無法進行下去。
沈陽市公安局和平分局長白派出所民警孫萌萌:因為他出示給法院的是一個土地承包經營使用證,然后證上的名字就是萍水相逢的“萍”,但跟她現(xiàn)在身份證不一致。法官當時因為這個名字的問題提出過,不是本人可能不能讓她參與進來這場訴訟。
在熟人看來,這兩個張桂萍(屏)是同一個人,但是法律層面上,一字之差的兩個名字卻有著天壤之別,當時,張大爺也是費了不少功夫,找了村委會、派出所,幾經周折開具了證明材料,最終獲得法院的認可。
然而這種證明的方式,只適用于這一次訴訟,如果今后遇到類似的情況,也許還要再折騰一次。而在張大爺家,很多重要的文件,都是簽的妻子張桂萍的名字。在多方咨詢后,張大爺了解到,添加曾用名或許是更好的解決方案之一,辦理完這項業(yè)務后,這兩個名字在法律上都能和妻子關聯(lián)上。
添加曾用名雖是常見戶籍業(yè)務
但流程嚴格
添加曾用名雖是常見戶籍業(yè)務,但是公安機關對于“添加曾用名”的流程有著嚴格的規(guī)定,這也是為了保證戶籍的權威性。不過,這卻也成了限制張大爺辦理這項業(yè)務的阻礙。而近年來,隨著公安機關“放管服”改革以及一系列便民措施的不斷推出,讓找回名字這件事,似乎又有了希望。
添加曾用名是一項常見的戶籍業(yè)務,但對于有需求的群眾來說,這卻是可能影響他們一生的大事。所以從一開始,長白派出所對于張大爺?shù)脑V求就非常重視。
為了證明“張桂萍”這個名字確實存在過,張大爺提供了當年他們夫妻倆的結婚證,上面張桂萍的“萍”就是萍水相逢的“萍”。但是,民警孫萌萌表示,這個結婚證是1978年長白鄉(xiāng)政府所發(fā),如今已找不到相應的存檔記錄,按照規(guī)定不能作為添加曾用名的證明材料。
除了結婚證,張大爺就沒有其他有效的證明材料了,事情到此又陷入了僵局。了解張大爺?shù)睦Ь澈?,孫萌萌認為,讓這位70多歲的老人自己去找尋當年的一些資料,難度很大。于是她提出,自己可以試著幫大爺找找資料。
這個證明材料應該從何找起呢?當了8年戶籍民警的孫萌萌,第一時間想到了派出所的檔案室。那么在這些戶籍檔案里,是否能找到“張桂萍”這個名字存在過的痕跡呢?
經過一段時間翻閱,孫萌萌找到了這份長白鄉(xiāng)居民辦理第一代身份證時的登記檔案。從破碎的封皮中,能明顯感受到時間所留下的痕跡,能找到這份檔案已屬不易,但是上面記錄的信息卻讓孫萌萌很失望。
沈陽市公安局和平分局長白派出所民警孫萌萌:這是東陵區(qū)公安分局長白派出所關于居民身份證編碼順序的一個登記。能看出來它已經很舊了,我們可以具體看一下,張桂萍是1953年9月份的,按照編碼27可以看出來當時這個名字就已經變了。
在之后的日子里,只要有空,孫萌萌就會一頭扎進檔案室里,從這些比自己年紀還要大的歷史檔案中找尋線索。同時,尋找的范圍也不僅僅局限在派出所,任何有可能存放相關檔案的部門,孫萌萌都會去問問情況。而在這段時間,張大爺也沒閑著,他一想到有價值的線索,就會提供給孫萌萌,孫萌萌每次都會積極回應,時間久了,張大爺被這位民警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所打動。
雖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結果卻不盡如人意。經歷兩個多月,翻閱了數(shù)百份檔案資料后,孫萌萌還是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有用的線索,她甚至覺得,“張桂萍”這個名字,或許根本就沒有在戶籍檔案中出現(xiàn)過。
原始檔案去向復雜
找尋線索并不簡單
如何在公安檔案資料中尋找到“桂萍”?這就需要查找歷史檔案,往更早的年頭研究。早在1978年,長白鄉(xiāng)是歸屬東陵區(qū)的,幾十年間,長白派出所經歷了從東陵區(qū)到和平區(qū)的行政區(qū)劃調整,再到合并和遷移,因此,原始檔案去向復雜。
眼瞅著一個個線索浮出水面,又一個個破滅。到了這個階段,在張大爺一家人的心中,張桂萍這個曾用名可能真的添加不上了,而民警依然沒有放棄尋找,一遍遍引導兩位老人,回憶那幾年生活當中相關的每一個細節(jié),以此尋找可能在公安機關留下記錄的痕跡。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一條關鍵線索出現(xiàn)了。
關鍵的線索,來源于一次無意中的嘮家常,當時,張大爺說起了自己子女的近況,而這一下子讓孫萌萌想到,在公安機關的戶籍檔案中,留存有新生兒出生記錄,其中也會記錄父母的信息。既然直接尋找“張桂萍”沒有結果,那能不能通過她子女的出生記錄,找到有價值的線索呢?
從時間上推算,張大爺二女兒的出生記錄應該是有存檔的,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孫萌萌再次回到檔案室內,開始了新一輪的查找。
沈陽市公安局和平分局長白派出所民警孫萌萌:有一天突然就看到了這個名字,看到的時候我有點不相信自己,然后我又看了一遍,當時我可以說是有點不敢相信,又覺得不可思議,又有點喜出望外的復雜心情。
沈陽市公安局和平分局長白派出所民警孫萌萌:嬰兒母親的姓名我們還能看出來,張桂萍,這個字正好就是她原來在一代身份證辦理之前的名字,這個就是很關鍵的一份材料,最后直接決定這個是我們關鍵性證據(jù)的一份材料。
一直苦苦尋找的“張桂萍”終于出現(xiàn)了。隨后,以這份檔案材料為依據(jù),“張桂萍”被作為曾用名添加到了張大爺家的戶口本上。
張大爺家的遭遇并不是個例,以前在辦理戶籍業(yè)務中,也出現(xiàn)過寫錯名字、寫錯出生日期的情況,在當時,想要更正這些錯誤信息并不容易。而隨著戶籍制度的不斷改革,這些問題正在得到逐步解決。
沈陽市公安局和平分局副局長劉新:包括民族的更正、姓名的更正,以及一些親屬關系的變更,都已經放開了很大的便利,以往這些都是非常難的?,F(xiàn)在依照我們現(xiàn)有的規(guī)定和規(guī)范,我們從老百姓自身的利益出發(fā),我們想辦法為他們解決問題,而不是說用既有的條條框框來約束不給他辦,而是想著如何給他辦成辦好。
在這些制度改革的背后,是近年來公安機關服務理念的變化,群眾需求無小事,一項業(yè)務的辦理,一個困難的解決,公安民警從窗口走進群眾的心頭,通過工作中的點點滴滴,溫暖民心。